過去的2021年國內新冠疫情逐漸回歸相對可控狀態,醫藥生物行業整體呈現恢復趨勢。據天風證券研究報告顯示,2021年行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4.07%,相較2020年的8.43%的收入增速有所提升。商業模式成熟的優質頭部標的有望重回高增長;創新藥公司受帶量采購等政策的影響也正逐步降低。站在行業整體估值較低位置的時間點上,建議關注兼具成長性和創新特點的細分賽道,以及研發能力與板塊屬性較強的生物制藥企業。
中信證券研報對醫藥板塊上市公司2021年度與2022年Q1情況進行總結,制藥板塊受集采與醫保覆蓋藥品等的降價影響,業績階段性承壓。但與此同時,醫藥行業加速創新轉型,研發投入持續加碼,低估值的傳統藥企在集采后市場格局穩定后,依托產品的剛需性有望贏來業績的穩健恢復增長,值得關注。
醫藥生物行業兼具強剛需和科技創新屬性,創新升級是行業亙古不變的主題。近期,天風證券發布研報稱,醫藥行業整體研發費用率持續提升,由2020年的3.63%提升至2021年的3.90%。隨著制藥企業產品的商業化和醫療器械的國產化繼續提速,創新將仍是未來競爭的主戰場。
據Wind數據統計顯示,2021年醫藥企業研發投入前十名的門檻均為9億元以上。在制藥企業研發投入前十名的榜單中,健康元藥業集團旗下健康元、麗珠醫藥兩家大型上市公司2021年研發費用分別為13.97億元、11.46億元,同比增長30.36%、29.59%,分別位列榜單第六、第七。
面對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健康元堅持以研發創新為驅動,立足患者需求,聚焦創新藥及高壁壘復雜制劑,在持續推進原有吸入給藥、緩釋微球、抗體技術等優勢技術平臺基礎上,布局以微納米注射劑為代表的新型復雜注射劑技術平臺,產品結構優化調整步入新階段。
近些年來,健康元布局涵蓋化學制劑、中藥制劑、化學原料藥及中間體、保健品、診斷試劑及設備等多重領域,逐漸發展成為具有高壁壘制劑與創新藥平臺技術的創新研發型綜合醫藥集團,集研發、生產、銷售、服務為一體,新產品不斷兌現。
據悉,2021年健康元研發投入主要用于新產品研發和項目技術升級改造等,由于早期布局的生物藥、吸入制劑等多個項目進入臨床階段,研發投入增長明顯。與此同時,健康元在全球積極尋求前沿技術拓展和產品國際化布局機會,2021年旗下健康元生物研究院與騰訊量子實驗室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進量子計算+人工智能在微生物合成生物學研究及相關藥物研究領域的應用,結合 AI 技術開展對基因組基因簇及功能元件序列預測和代謝途徑優化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健康元吸入制劑板塊業績加速兌現的情況顯著。該公司吸入制劑板塊全年實現營業收入5.77億元,同比增長658%,其驅動因素主要來自于研發成果突破原研壟斷局面,板塊銷售和產品入院十分順利,借助集采和國談,放量明顯,迅速提升產品市占率。據介紹,左沙和布地奈德小規格 (0.5mg)等產品將成為健康元吸入制劑板塊成長的主力軍。
對此,健康元在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公司在吸入制劑管線上的布局非常豐富及全面,在吸入溶液的開發上已經具備了較強的領先優勢,后續的研發重點也會往粉霧劑等藥械結合的產品轉移。公司對研發布局上的實力、效率和其對后續業績支撐的明確性上具有信心。日前,國盛證券發布研報稱健康元呼吸科新產品貢獻增量業績,同時呼吸科研發管線持續推進,給予健康元“買入”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