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5月16日從業內人士獲悉,民航局將組織國內航空公司召開視頻會議,部署國內客運航班專項支持政策,國家和地方共同給予民航公司補助,保證基本運行量。
記者注意到,民航局黨組5月10日召開會議時表示,要積極推進行業恢復發展,抓緊研究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幫扶民航業的思路舉措和扶持政策,制定切實可行的貫徹落實措施,積極推動落實,盡快在行業恢復發展中落地見效。
市場聞風而動,今日A股民航機場板塊中吉祥航空、春秋航空、華夏航空等個股較為活躍。機構分析師表示,可把握年內預期改善下民航客運的布局時機。
擬對國內航空運輸企業予以資金支持
據悉,會議旨在夯實民航安全基礎,加快恢復市場信心,幫助民航業盡快渡過疫情難關。據業內人士透露,會議將商討財政對國內航空運輸企業運營國內客運航班予以資金支持。
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民航業全年行業虧損843億元。從國內三大航空公司披露的2021年年報來看,去年虧損均超百億元,其中國航虧損166億元,東航凈虧損122.14億元,南航凈虧損121億元。
眼下,疫情對民航造成巨大沖擊且影響仍在持續,民航企業虧損面不斷加大、債務規模不斷增加。以中國國航為例,公司5月13日發布公告稱,4月客運運力投入(按可用座位公里計)同比下降78.0%,環比下降35.9%;旅客周轉量同比下降83.9%,環比下降40.7%。
“4月民航旅客量或創疫情以來最低值,五一假期客運航班下降七成。”中信建投分析師韓軍說。
面對民航業的困難,國務院及各有關部門密集出臺紓困政策,涵蓋減免稅費、貸款優惠、給予補貼等多個方面,為航空運輸企業年減負約100億元,兩年累計減負約200億元。今年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4部門聯合印發《關于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復發展的若干政策》,制定了針對困難服務業的普惠性扶持政策和針對民航業的精準紓困措施。
“這些政策充分體現了中央對行業紓困解難的高度重視。”中國航空運輸協會秘書長劉樹國向媒體說。
“民航正處于前所未有的困難時刻,5月旅客恢復率僅為23%,航班資金支持政策能幫助更多航班恢復運行。”飛友科技創始人兼CEO鄭洪峰向記者表示,對國內航空運輸企業予以資金支持非常必要。
盡量滿足航空公司經營需要
做到“應飛盡飛”
記者注意到,5月13日,民航局召開民航航班正常和服務質量工作會暨雷雨季節運行保障工作部署會,民航局副局長呂爾學表示,要充分考慮企業的經營困難局面,加快推動實施應急貸款、國內客運航班運行補貼等紓困政策,助力行業安全發展。同時,盡量滿足航空公司經營需要,做到“應飛盡飛”。
呂爾學表示,“干支通,全網聯”是今年民航工作會議確定的一項重點工作,要通過大力推進中轉旅客數字化平臺建設、全面推廣通程航班服務、持續推進“空鐵聯運”、“空地聯運”等各類方式,使更多群眾,特別是中小城市及偏遠地區群眾到享受航空出行的便利。
專家表示,民航業要擺脫困境,需要多方努力,主動出擊,形成合力。同時,要堅定信心,我國航空市場潛力巨大,行業發展仍處于成長期。另外,有專家呼吁,加大對航空運輸業的資金救助力度,同時給予航空企業貸款支持政策,放寬貸款條件,優化貸款期限結構,提高中長期貸款比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