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15日全國投資者保護宣傳日,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2021年度證券公司投資者服務與保護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這已是中國證券業協會連續第3年發布報告。
縱觀這份長達316頁的文檔,里面既有最新的有關投資者與券商投資者服務及保護的數據,也有豐富的案例。視角也涵蓋投資者保護的方方面面:既包含行業及各券商在投保方面的基礎制度建設、理念推廣、機制完善,也涉及投資者糾紛處理等細節。
值得一提的是,《報告》中還透露了我國個人投資者最新數據:截至2021年底,我國個人股票投資者已超過1.97億,基金投資者超過7.2億。該數據的披露,快速獲得網絡關注,并登上了微博熱搜。
股民超1.97億,基民超7.2億!
具體來看,《報告》共三個章節,涵蓋投資者保護基礎制度建設、投資者保護理念推廣、投資者保護機制完善、投資者糾紛投訴處理等內容,總結梳理了2021年證券公司上述方面的亮點工作和典型案例。
《報告》顯示,資本市場是一個多元共生的生態系統,投資者是維系整個生態運行的基石,是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根本。中國資本市場擁有全球規模最大、交易最活躍的投資者群體,特別是以中小投資者居多。截2021年底,我國個人股票投資者已超過1.97億,基金投資者超過7.2億。
《報告》指出,投保工作事關數億群眾的切身利益,站穩資本市場監管的人民立場、保護好廣大投資者的合法權益,是資本市場踐行初心使命的內在要求。
中國證券業協會黨委書記、會長安青松在《報告》序言指出,2021年,證券行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努力實踐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經營理念,全面提升投資者服務質量、加大投資者保護力度和拓展投資者教育廣度。這些成效既是全行業真抓實干、砥礪奮進的結果,也離不開監管部門的指導與支持。
安青松表示,2022年是資本市場全面改革的關鍵時期,為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多元化投資服務需求,證券公司更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加強黨建引領,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聚焦“雙循環”發展新格局,持續推動投資者教育融入普惠金融、國民教育的創新實踐,進一步加強特殊群體服務、金融科技賦能、投資者信息安全保障以及行業人才與理性投資者培養,提高群眾防非反詐意識與能力,積極推動投資者保護工作再上新臺階,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